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全面建成
日前,我國東北第一座核電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全面建成。
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開工建設,規劃建設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采用我國自主品牌的CPR1000核電技術,單臺機組裝機容量達111.8萬千瓦。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由中國廣核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大連建設投資集團共同出資建設。在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建設、運行、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三家股東精誠合作,形成合力,對紅沿河核電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積累了大量經驗。
在設計、建設單位、設備供應商等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紅沿河1號機組于2013年6月6日投產發電,后續機組以每年一臺的節奏陸續投入商業運行。
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核電項目以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對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調整東北地區能源結構、促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及核電產業發展、培養核電人才等諸多方面均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深遠意義。
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平均國產化率逾75%,且機組國產化率逐漸提高。我國一些關鍵核電設備國產化在紅沿河核電項目中得以實現,其中部分設備更是首次實現了國產化。如紅沿河1號機組反應堆壓力容器是我國首臺自主設計、制造的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歷史性突破。此外,蒸汽發生器、汽輪發電機等關鍵核電設備均由國內廠家制造,并且部分設備由遼寧、大連企業生產,有力地促進了遼寧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核電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據統計,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在遼寧省的采購額達到34億元。
紅沿河公司表示,紅沿河核電站將始終堅持“核安全重于一切”的原則,持續加強經驗反饋和人才培養,將機組運行好,為社會提供安全、可靠、經濟、清潔的電力。(